棒球曼斗是什麼意思? 不只1種用法?

曼斗
bound

台灣棒球受日本影響頗多,而「曼斗」正是彈跳「bound」的日式英文發音,「彎曼斗(one bound)」就是1個彈跳,「凸曼斗」則是2個彈跳,有時候我們看日本職棒的話,會更多聽到這樣的稱呼。
例如:在棒球賽事中球員傳球,球經過一個彈跳後進到接球選手的手套,就被稱為「ONE曼斗」進手套。

有人會覺得奇怪,如果「曼斗」是「bound」的日式英文發音,不是應該叫「磅斗」嗎? 或許這就是語言和文化習慣造成的差異,需要明白的是「曼斗」雖然是「bound」英文的日式發音,但在擁有MLB大聯盟的美國,更常用的說法是「bounce」,1個彈跳是「one bounce」,依此類推。

「bounce」除了常用在彈跳球外,在打擊訓練中也有一種叫做「Bounce Drill」的方式,不同於平常投手或發球機直接投出未落地的球,而是投出「one bounce」(1個彈跳球)讓打者擊球,用於讓打者練習擊球穩定度和仰角控制。實際比賽中這種球通常屬於暴投,但 Bounce Drill 並非直接模擬實戰,而是藉由彈跳球進入打擊區的軌跡變化,訓練打者更加專注於擊球點與時機的判斷和球棒控制,也同時訓練到身體重心的穩定性。比起模擬實際的來球,有點像是把這塊拆解出來,單獨訓練身體記憶的作用。

延伸閱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