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龜苓膏是許多港式茶餐廳的經典點心之一,但一般人初見其名很難明白它是什麼,即使看到實物,也只覺得像黑色羊羹或果凍,難以想像味道如何,甚至還會疑惑:裡面真的有烏龜嗎? 其實龜苓膏最早是由「龜板」和「土茯苓」為主要成份,這也是它為什麼叫龜苓膏的原因,所以真的有烏龜的成分!
據傳龜苓膏原本是宮廷中清熱消暑的食品,介於藥用和食用之間且味道偏苦,有點類似食療的感覺,後來流傳漸廣,尤其以兩廣和香港最為風行。現代由於動物保育和成本考量,市面上的龜苓膏已經不太會真的使用龜甲,同時為了好入口也會做口味的改善及變化,因此比起原先的藥用,更加朝向食用的那一端傾斜,朝向點心的方向發展。
而龜苓膏這個特別的稱呼,也衍生出一些有趣的諧音哽,像是投資失利、傳染病例數…等有可能「歸零」的例子,就被戲稱為吃了龜苓膏,多數人應該會希望讓壞事盡量多吃「歸零」膏吧~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