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一粒本名叫牛力,又稱台式馬卡龍!

牛力
牛粒
台式馬卡龍

有種在傳統台式麵包店常見的點心,外觀像是一粒圓圓的脆皮蛋糕夾著奶油,本名叫做牛力或牛粒,也被稱做小西點,在法國馬卡龍比較廣為人知之後,因為外型相似,就被稱為台式馬卡龍。對沒看過的人而言,台式馬卡龍其實比牛力更容易讓人理解,既然如此,當初取名牛力是什麼原因?

原本「牛力」是從 法文→日文→中文 這樣間接轉變過來,一開始源自法文手指餅乾「biscuits à la cuillère」的最後一個字「cuillère」,音譯成日文「キュイエール」,中文發音模擬大概類似「庫伊欸魯」,由於這種點心是在日治時期傳入台灣,因此使用這個日文名稱,西元1945年後由於二戰結束,台灣改用中文做為主要語言,一些店家把「キュイエール」的前幾個字「キュイ」按字形和諧音改成「牛力」,也有人叫它「牛粒」。

雖然也被稱為台式馬卡龍,但牛力實際上更類似「bouchée」(布雪)。和馬卡龍相較,由於牛粒是以蛋打發的蛋黃小蛋糕為主,口感更鬆軟;而馬卡龍是以蛋白霜為主,口感較酥脆,夾餡變化也更多。除了口感和味道之外,馬卡龍的價格通常也比牛力高出不少。

延伸閱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