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將壘上跑者叫滷蛋是台灣在地棒球用語,原因跟全壘打有關。由於在壘上無人時擊出全壘打,僅有該打席的打者能繞壘跑回一分,時常被稱為陽春砲,意思是像陽春麵沒有豐富配料一樣;而當壘上有跑者時打出全壘打,可以獲得不只一分,就像陽春麵又夾了滷蛋等配料,因此跑者就被戲稱為滷蛋。
久而久之,即使不是全壘打,也有人會將壘上跑者稱為滷蛋,如果在壘上有人的狀態下打出長打,一般說法可能會說「這支長打帶有X分打點」,而用滷蛋說法則會說「這支長打夾了X個滷蛋」。不過,最常這樣戲稱的時機仍然還是以全壘打為主。
那為什麼叫滷蛋,而不叫貢丸或其他配菜呢? 其實要叫貢丸也可以,但球迷們在約定俗成下已經習慣叫滷蛋,也講的很順口,如果講貢丸等其它東西,可能就比較少人知道在說什麼,討論起來不太方便,後來就越來越少人說滷蛋以外的東西了。